跨領域的藝術教育實驗:曇花一現的黑山學院傳奇

Standard

德國柏林漢堡車站當代美術館」(Hamburger Bahnhof-Museum fur Gegenwart)近期展出「黑山:一個跨領域的實驗1933-1957」(Black Mountain. An Interdisciplinary Experiment 1933-1957)。此展以線性脈絡的敘事方式,呈現現代藝術史上傳奇性的黑山學院(Black Mountain College)。

展覽將黑山學院校徽做為入口的主視覺。(攝影/戴映萱)

「黑山:一個跨領域的實驗1933-1957」於柏林「漢堡車站當代美術館」展出現場。(攝影/戴映萱)

黑山學院是1933年創立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山區的一所藝術學校,以結合藝術與生活的博雅教育(liberal arts)聞名,最後因財務問題於1957年結束校務。盡管黑山學院只有短暫二十四年的教學時間,但其實驗教育對戰後美國現代藝術影響深遠,特別是跨領域的創作教學,培育出多名日後美國藝壇叱吒風雲的藝術家,最著名的是美國普普藝術先驅羅伯特.羅森伯格(Robert Rauschenberg)、抽象畫家賽.托姆布雷(Cy Twombly)與雕塑家約翰.張柏倫(John Chamberlain))。

師資陣容包括當時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家約翰.賴斯(John A.Rice)、歐普藝術家約瑟夫.亞伯斯(Josef Albers)與其妻─材質藝術家安妮.亞伯斯(Anni Albers),他們三人為學院創辦之際的核心人物,而包浩斯創辦人華德.葛羅培(Walter Gropius)、表現主義畫家利奧尼.費寧格(Lyonel Feininger)、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德庫寧(Willem De Kooning)以及先鋒派音樂家約翰.凱奇(John Cage)都曾在此任教。神秘的校址與跨領域的前衛教學,加上那些美國現代藝術的指標人物,黑山學院的「曇花一現」蔚為藝術史上的一段傳奇。

從包浩斯到黑山

談及黑山學院的傳奇故事,應從包浩斯(Bauhaus)說起。這是德國在1919一次大戰後,在當時共和國首都威瑪成立的藝術學校。包浩斯的前身是藝術與工藝學院,葛羅培為包浩斯學院的第一任校長,他在成立之際,便提出藝術、設計、工藝與建築相互運用的教育理念,教授群包括知名藝術家費寧格、保羅.克利(Paul Klee)與康丁斯基(WassilyKandinsky)。受到英國工藝藝術運動的影響,包浩斯重視抽象幾何學、機械藝術的應用,而建築結構的結合更是該學院的一大特色。包浩斯雖為一所學院,但其前衛思想在當時被視為領先時代的一場藝術運動。最後卻因經營不慎,以及納粹政權崛起後的政治壓力,而於1933年關門。

同年,美國教育家賴斯在當時代表民主、自由的美國領土,開創了黑山學院。賴斯援引哲學家好友約翰.杜威(John Dewey)的教育思想,鼓勵學生從生活中吸取創作的氧分,並擬定了三個教學方向:民主式教學、多元的藝術創作、跨領域的學習,黑山學院從而成為當時美國第一所將三個指導方向結合的學院。不過,真正引領黑山走上巔峰的是靈魂人物─亞伯斯夫婦。兩人皆畢業並曾任教於包浩斯,學院關閉後,應建築師菲利普‧強生(Philip Johnson)之邀而移居美國,來到黑山學院任教。賴斯的教育方針,加上亞伯斯的包浩斯理念,黑山學院無疑成為包浩斯在美國的重生之地,在自由的土地上重新開花。

在黑山學院中,約瑟夫.亞伯斯擴展他在包浩斯的課程,提倡不再將藝術視為歷史或人文科學,而是將藝術視為「生活」的一部分。這一點,我們可以從展覽中大量生活照的展示,看出黑山學院的學生與環境、生活之間的緊密互動。師生之間亦相處融洽,亞伯斯曾回憶當時他與學生互相討論、切磋的過程:「我們因為跟學生在一起而變得更年輕,並且思考新建築與新傢俱、現代音樂及圖畫。我們討論電影與時尚、化妝與文具、廣告、商店標示與報紙、現代歌曲與爵士。比起老師及求學的背景,學生以及他們在這個世界的未來更為重要。」亞伯斯認為,一個人若沒有生活,談何藝術?因此,當他初抵黑山,學生問他日後藝術課程的規劃,他的回答是:「打開雙眼吧!」同時,亞伯斯也非常注重學生對世界的身體感知,他希望學生們能拋開成見,用心、用身體去感受世界﹝註一﹞。

黑山學院的教課文獻,照片為約瑟夫.亞伯斯的繪畫課程。(圖片來源:黑山研究組織Black Mountain Research)

跨領域的實驗教學

展覽主要關注黑山學院的實驗教育,展出內容包括文獻與照片紀錄,而教授、學生的作品與創作紀錄,配上展場中不斷出現的生活照,呼應黑山的教學理念─「藝術與生活的融合」。展覽以年代分成兩段時間,探究黑山學院在三個階段的實驗。第一段聚焦於學院成立之際,在前包浩斯成員的教學下樹立了核心理念。亞伯斯夫婦是第一組由德國來到黑山的任教老師,其他陸續移居的老師來自各方領域,包括數學家、哲學家、心理分析師、心理學家與舞蹈家,體現跨領域的藝術學習。這一部分主要展出前包浩斯成員克利、康丁斯基,以及黑山靈魂人物─亞伯斯夫婦的畫作,而羅森伯格在1949年創作的黑白小品版畫《無題動物園解放印刷》(Untitled Zoo Relief Print)則明顯看出受到克利的影響,呈現出既有音樂性又富童趣的版畫作品。視覺藝術之外,表演藝術與舞蹈也帶有包浩斯的創作元素。「現代版本的中世紀死亡之舞」是當時舞台研究課的成果發表,展覽現場展出海報、文獻與演出紀錄。當時的學生運用各種材質製作舞台、戲服與道具,雖然故事時間點設定是在中世紀,卻在幾何與旋律的結合下,蹈出宛如夢境的一場抽象舞蹈。

二次大戰結束後,大環境變遷與科技的加速發展,使年輕學者與藝術家激發無限的創造力,帶動黑山學院達到巔峰。夏季課程的開班,更網羅各領域的創作者集聚一堂,一同激盪藝術的火花。這是第二段的要旨,首先聚焦在亞伯斯規劃的攝影課程。他在這段期間廣邀攝影師與攝影學者擔任客座講師,教導黑山的學生熟悉攝影影像的媒材運用。亞伯斯的早期學生,著名女攝影師黑茲爾.拉森阿彻(Hazel Larsen Archer)從1949年開始在黑山學院教攝影,他的學生包括羅森柏格與托姆布雷。展出作品《自拍攝影明信片》(Postcard Self-Portrait)與《作品集之二》(Portfolio II)皆為羅森伯格在學期間的攝影作品。

被譽為美國當代藝術大師、普普藝術先鋒的羅森伯格,22歲自海軍退伍後進入黑山學院學習。他在1950年代左右,開始結合不同類型的媒材與物件於繪畫,突破繪畫與雕塑的傳統界線,開啟他日後「綜合繪畫」(Combine Paintings)的創作型態。同時,作曲家約翰.凱奇來到黑山學院,亦激發羅森伯格對於繪畫的反思。他的單色畫作品《白繪畫》(White Painting)受到凱奇對藝術創作的思考影響,凱奇認為作品不應該有一個特別的焦點,藝術家應創造某些使觀者的感知更為開放,且能察覺到更多周遭環境與事物的作品。展覽將羅森伯格發表《白繪畫》時的展出紀錄與《4分33秒》的創作文獻並置,暗示《白繪畫》呼應《4分33秒》對創作的思考,不在畫面中增加任何焦點,而是一幅平塗白色顏料的平面畫作。此作顛覆人們對平面繪畫的認知,亦強烈影響後世藝術家對於跨媒材的運用。

戰後到關閉前的這段期間,循著凱奇的到來而到達頂峰。1948年4月,凱奇初次來到黑山學院,擔任夏季課程講師。他的音樂、藝術與表演的創作觀念,深深影響學生,特別是1952年的「無題事件」(Untitled event)。這場演出是凱奇與羅森伯格、現代舞大師摩斯.康寧漢(Merce Cunningham)相遇所擦出的火花。他們整合繪畫、舞蹈、詩歌、音樂、影像、幻燈片等元素,完成一場預先設定好,但卻需觀眾參與才算完成的表演,具有即興的成分,促成日後「偶發藝術」(Happening)的誕生。凱奇、羅森伯格與康寧漢因這場演出,被世人譽為黑山學院的「三巨匠」。三人分別在不同領域,實踐他們對「日常」的觀念。凱奇的音樂元素來自日常聲音,羅森伯格運用日常生活中的物件、材質,顛覆傳統繪畫的框架,庫寧漢則將日常動作編成一支舞蹈。凱奇認為,這些行動與創作,並非異於生活或取自於生活,而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
雖然黑山學院在1957年結束戲劇性的二十四年,但它始終代表學術上的自由與實驗精神。此展入口處的文字說明沒有直接道出黑山學院的歷史,反而開宗明義提出一個疑問:「我們該如何在當代觀點下重新理解、重啟,並象徵性地『復甦』黑山學院留下的傳奇?」

從呼應包浩斯精神的結構式展場設計,刻意營造學院感的階梯教室,到閱讀學院文獻資料的現場表演,可以看出「黑山:一個跨領域的實驗1933-1957」並非單純的文件展,而是向黑山學院致敬的一個展覽,試圖帶領觀者重新認識黑山學院,邀請大眾回到那傳奇性的二十四年。黑山學院之所以蔚為傳奇,原因在於它無所畏懼,即使走的可能是沒有答案之路,卻堅持其教育理念育才,期望培養出更多多元發展的創作者。黑山不是一個藝術流派,也不是有固定成員的藝術團體,它是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教育實驗,亦是一個不斷形成和重新形成的創作實驗,這樣的挑戰精神使它在當時站在時代的尖端,更帶動60年代普普藝術以及日後當代藝術的發展。

文│戴映萱

原文刊載於藝術家雜誌2015年9月號

One thought on “跨領域的藝術教育實驗:曇花一現的黑山學院傳奇

Leave a comment